下之阴气不得上通于阳,则下迫,故泻也。此与下后脉反数义同。
旧谓脾虚则求助于食。以参、蓍、术、归、陈皮、竹沥、姜汁治之,半月愈。
老人尿不节,山茱萸一味最妙。 湿盛者,加味胜湿汤。
又有一等火郁甚者,其上冲作喘,与诸实喘无异。舌强,舌肿必强,即木舌之不能柔活也,牛黄散。
损阴则反此,自下而上,至肺而死,所谓内伤以有咳嗽为重。此外又有纯寒无热者,曰牝疟,蜀漆散、牡蛎汤主之,或柴胡姜桂汤减黄芩加半夏。
热固火逆而呕,寒亦郁火上逆而呕,故呕无不本于火者,但不得一概治以寒凉耳。 皆精气虚弱之故也。